世界经济文汇

全球化语境下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2

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公共艺术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不可避免。现今,中国公共艺术的功能转变性与文化内涵延展性相对滞后,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归属感欠缺。公共艺术应力求创造出能够突显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

城市的出现必然产生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缩影,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在全球文化日益趋同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公共艺术也不例外。城市公共艺术力求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作为创作的源泉。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创建突显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作品,打造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凸显地域特色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公共艺术的起源

公共艺术包含了城市雕塑、壁画以及艺术化的公共设施等诸多方面。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最集中的体现。虽然,中国的雕塑历史十分悠久,但是,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是由二十世纪初期由西方传入我们中国。在鸦片战争后,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广场与街道上,出现了由欧洲侵略者竖起的雕塑,它们与我们中华文明毫

图 1

图 2无关联,它们是中国城市雕塑的开端,也是殖民标志。

2.公共艺术的发展

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批到西方留学、满怀救国理想的爱国志士,创作了一批反帝、反封建的纪念性雕塑。至此,具有民族精神的现代城市雕塑在中华大地上出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城市雕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批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歌颂人民、歌颂劳动的作品相继出现。如图1,由梁思成、刘开渠、曾竹韶、王丙召、傅天仇、滑田友、王临乙、萧传玖、张松鹤创作的,坐落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首都机场壁画群的创作为我们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序幕,之后公共艺术大规模的开展与推广。

图2,是由吴为山先生于2005年始接受江苏省委、省政府之邀请创作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组雕——逃难》,雕塑于2007年12月13日落成。整个纪念雕塑分别以《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组雕塑形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表现了劫难中的中国人民的形象。作品旨在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祈求世界和平。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公共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公共艺术的功能转变性与文化内涵延展性相对滞后,当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归属感欠缺,能够真正反映城市精神与气质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多见。

二、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是全球化的基础

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全球化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不断扩张,已经逐渐引起各国文化、艺术、教育等学科领域的重视。

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是必须以牺牲艺术的本土化发展来作为代价。相反,只有坚持艺术本土化的充分发展,全球化的历史过程,才是一种文明的进步,是合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地域文化是全球化的基础,是全球化的具体体现。近些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领域的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生态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为城市文脉的价值链,公共艺术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公共艺术应力求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艺术文化作为创作的源泉,在全球城市公共艺术已取得的丰富经验基础之上,创造出能够突显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

图3

2.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意义

现今,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当下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已经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不过,与西方成熟的公共艺术理念和完善的生产机制相比,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地域文化内涵的缺失,城市特色不鲜明,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充斥着“拿来主义”,比如, 北京望京的“山寨”中国馆,新疆乌鲁木齐的“飞天”女神,河南洛阳建造的“大背头”弥勒佛等,城市中出现了一些“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文化杂糅体。作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者,我们应努力创作真正体现城市个性与气质的公共艺术作品。

上一篇:中国传统服饰的中国绘画元素之传承与再创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