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文汇

刘元春:全球经济回不到旧轨道 高风险问题可能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13

4月11日,《财经》杂志、《财经智库》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联合联合发布《全球经济信心指数》报告,并举办主题为“财经前沿——2021:全球经济强劲复苏?”的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从中长期看经济复苏》的主题演讲。

刘元春在演讲中分析称,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是最基础性的问题,而在长期停滞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变化,就是索罗悖论重返——大家都在谈技术进步,但在增长中间,技术的影子越来越弱。

针对这一趋势近两年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加重的原因,刘元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第一,前些年所预测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没有出现;第二,像大量人所预测的与5G相关联的各种场景也没有出现;第三,很重要的一点是,未来世界技术创新的路径由于中美的冲突,特别是中美技术脱钩,这个技术路径会发生重大变异,这个变异不是越来越快,而是越来越慢。”

在谈及支撑经济增长另外一个基础变量劳动力时,刘元春预判,2020—2023年是世界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时期,估计到2025年左右,世界稳定的进入到全球老龄化的状态,这有其标志性意义。

“目前大家看到的对于通货膨胀的认识、对于投资机会的认识、对于增速的认识,纷纷回归到人口的基础参数上。”刘元春表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进入到人口老龄化,但未来两三年是一个加速步入人口老龄化的状况。因此,我们就会看到全球的储蓄率发生一系列变异,而储蓄率的变异直接会影响全球的消费格局、贸易格局,也就是传统的不平衡的格局可能有一个重构的过程,低增长可能会更低。”

谈及低贸易会不会由于疫情的解决,疫苗的出现,就会恢复到常态?刘元春认为,从一些历史的总结来看,没有结束。“更重要的是疫情本身带给整个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最大的教训是,我们必须在效率和安全之间寻找一些新的平衡,这种新的平衡就是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必须要变得更短、更宽,必须要有备胎。疫情的停滞,实际上意味着新的逆全球化的过程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剧。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结构性变化。”刘元春称。

刘元春最后总结称,全球经济无法回到过去的轨道。他认为,全球贸易增速会更低,价格的变异会更大,低利率和债务的组合可能会更牢固,高风险的问题可能在未来更会持续。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元春:感谢燕冬总裁的邀请,前面几位嘉宾已经将目前的形势分析的非常透彻。我对于当前的形势有两种看法:第一,我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复苏,会持续迈向新常态。第二,我们可能依然在旧轨道上。因此我们对当前全球的复苏做出一种判断,对下一步何去何从做出一种精确的分析,的确需要把眼光和时段拉长,从中长期来看目前,特别是今年一季度各国数据全面反弹的性质。

前年我们在讨论全球经济的时候,可能会引用标准的长期停滞理论描述未来的路径,也就是蔡昉院长谈到的几低几高,低增长、低贸易、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高风险,刚才蔡昉院长提到的是高龄化。很重要的一个,疫情是一个小插曲,还是引起长期停滞本身的结构性变化和动力机制的变化,如果是小插曲,我们的确会在反弹之后进入稳定的复苏,但如果的确引起了结构性变化,同时引起了动力机制的变异,我们可能需要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框架把握问题。

我们简单看一看基本参数的变化和这些参数背后的因素在疫情之后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是IMF4月份公布的参数,他们认为我们会回到原来的轨道,虽然今年全球经济复苏能够达到百分之五点几,甚至更高,6%,但到2023年基本上打回原形,回到传统的轨迹。原来思考的疫情路径和对经济的冲击,原来做的方案没有一种是与目前的方案匹配,也就是说,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目前经济学家已经把握不透了,这是一个常态。所以,我们千万不能相信IMF的这套预测,因为IMF基本上半年一变,变得很厉害,我们做预测的人觉得变得太猛烈乐观,0.3、0.4个百分点的调。

原来我们老讨论的一件事情,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是最基础性的一个问题,长期停滞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变化,就是索罗悖论重返,大家都在谈技术进步,但在增长中间,技术的影子越来越弱。这个故事在这两年有没有改变?答案是什么?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加重,为什么加重呢?第一,我们前些年所预测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没有出现。第二,像大量人所预测的与5G相关联的各种场景,也没有出现。第三,很重要的一个,未来世界技术创新的路径由于中美的冲突,特别是中美技术脱钩,这个技术路径会发生重大变异,这个变异不是越来越快,而是越来越慢。索罗悖论大家都在谈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在进一步下滑,而不是止跌反弹,在这样的状况里,我们就会看到,原来讲的一些故事,原来金融中间所支撑的一系列问题,还能不能延续?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上一篇:全球经济变化下,名创优品海外复苏势头良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