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文汇

中国崛起视域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其应对 

来源:世界经济文汇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驻外使节会议上强调:“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他在2018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2]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将其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相联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战略判断具有很强的方向感和历史纵深感以及对中国乃至世界前途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准确预见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探析其深刻内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起点

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起始年份需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发展脉络。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当月(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这是他首次当选总书记后提出的第一个重要概念。“复兴之路”展览的叙事起点为鸦片战争,这是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炸开中国国门,将中国推向灾难深渊的历史转折点。在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长期占据东亚封贡体系宗主国地位。鸦片战争的失败意味着中国与西方在力量对比上发生了历史上首次转折,被完成工业化的西方列强征服。清末名臣李鸿章称这一变化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此后79年,中国先后经历了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清王朝为自救图强而实行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变法以及1901—191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始终没有摆脱西方列强的剥削压迫,亦未改变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局面。

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拉开了序幕。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3]。中国共产党掌握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创建了社会主义中国。此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农业国上升为拥有巨大的产业体系、消费市场和发展潜力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虽然尚不能撼动西方的世界中心地位,但是美国霸权正加速衰落,“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4],中国和西方的力量对比即将再次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自清末走入衰败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目前已身处走向富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习近平在“复兴之路”展览上强调,“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5]。

如果说李鸿章提到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意味着史无前例的危机,那么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则意味着历史性机遇。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走向并赢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无产阶级执政党,即将于2021年迎来建党百年和实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并坚定地带来中国人民奋力实现将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奋斗而即将实现伟大复兴,并深刻改变世界秩序。因此,中国和世界都到了又一个历史性转折点。鉴于中国共产党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功绩和核心领导作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起点应是催生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经济全球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力

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曾长期领先于西方。中国GDP在清前期(1644—1840年)占世界的80%,在清中期(1840—1890年)仍占世界的30%,直到1890年才被美国超越。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长期保持巨额顺差,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在西方享誉已久、销量巨大,而中国百姓对西方商品相对陌生;二是中国市场对西方尚未完全开放。东西方之间贸易虽然古已有之,但是未形成共同市场。扩大海外市场成为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发展经济的刚需,而中国作为农业国对开拓海外市场兴趣不足,对与西方通商持有疑虑。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试图以和平方式打开中国市场大门,却以失败告终。

上一篇:浅谈中世纪后期亚美尼亚商人的对外贸易
下一篇:没有了